摄影:大漠 圳……
原创文字:圳……
随笔?行途散记(风水篇)
文/圳…… 就我个人而言,非常喜欢去一些山间林密、禅寺坐落的地方,所以不管到哪里,总会认真搜索当地是否有合乎这样环境条件的场所。假如有,便会舒服的多待一会甚至住下来。这和信不信佛似乎关系不大,如果说有点关联,那只能解释为佛学里的风水之说。 可以肯定,我国寺院创建时的选址都是十分讲究的,其中耗费了先人大量的心血,即便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寺院,通常也会具备很高规格的风水布局,除此之外,寺院的建筑、装饰、碑石、僧人以及植物绿化等等,所有相关因素都会考虑的适宜和周全,说其是留在天地间的精华,不为过。
深山林密,物产原始,环境优雅,心境坦荡,这正是佛学贯彻隐世之地的藏风聚气,而在风水学中,主导事物兴衰也正是这种摸不着看不见却偏偏能感觉到的气场。何为气?就人类运动本身而言,气血充足,血液循环,气足饱满,精神焕发。寺院空间的幽静能使人清醒,环境的和谐更使人于静思中觉悟。 寺院环境的幽静与和谐,很大程度取决于植物资源,也就是说植物生长旺盛的地方,通常都灵气十足,并且从古到今都是学者必来涉足的地方。就说天台山的国清寺吧,光唐代,据记载的就有400多位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而来过这里,他们在为后世留下经典文化的同时,还为生存环境繁盛茂密植下了物种。 千年后,今天的国清寺,山间有松柏万株,幽深见远,四季适宜,景色优雅,其中最稀罕的,就是那株1300多岁的隋梅,它仿佛代表着一种传承精神,告诉后人,当初寺院的开山祖师章安栽种此树的意图,完全体现的是一种自身高贵的品格以及佛学丰富的文化内涵,显然,它不是一处简单的古迹,更是一方历史的见证。
通常来说,树木到了一定年龄,其存在意义大过其价值本身,如同一位久经风雨的老者,而生活中恰恰也有老人存善根,则家道从容之说,植物能活到如此大的岁数,原因自然是此地阴阳平衡的作用使然,物种平衡与人生状态存在着重要的关系,就这种关系本身而言,人生于其中,意义也就更加的深远了。 2020年10月稿于台州 2021年8月润色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